2025年7月3日上午,乐鱼leyu(中国)邀请南京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、国际符号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余红兵教授,与学院年轻教师围绕符号学等学术议题展开交流。本次活动作为学院“致远讲坛”第三期讲座,旨在拓宽教师学术视野,助力教师教研工作多元化发展。乐鱼网页版院长姜晖、副院长范业红、副院长刘丹丹及十余名青年教师共同参与。讲座由范业红副院长主持。

余红兵教授首先邀请与会教师介绍各自的研究方向,并倾听大家对于符号学的认知与理解。随后,余教授以“符号学的打开方式”为切入点,系统阐释了符号学的核心概念与实践应用。讲座中,他结合独特的演讲风格、生动的语言表达和贴近生活的案例,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符号学作为跨界研究方法的独特价值—如何突破学科边界,渗透至社会学、文学等多元领域的研究中。此次讲座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符号学理论与跨学科研究的桥梁,更以新颖的视角启发了大家对符号学方法论的理解与应用,为后续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参考。
讲座最后,姜晖院长代表学院对余红兵教授致以诚挚谢意。她指出,余教授在符号学领域深耕多年,学术积淀深厚,此次讲座为大家打开了理解符号学的视野和思路,将为青年教师的学术成长与科研创新提供助力。

专家简介
余红兵,教授、博导、前美国符号学会会长、国际符号学协会副会长、亚洲符号学国际学会秘书长,国际符号学界著名青年领军学者。任教于多伦多都市大学、多伦多大学、南京师范大学,并担任南京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、国际符号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,大连外国语大学启航学者讲座教授、国际语言与文化符号学中心主任。兼任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常务理事,江苏省外国语言学会理事,四川大学“符号—传媒”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等。担任Chinese Semiotic Studies (ESCI, SCOPUS)执行主编Semiotica(A&HCI,SSCI)Biosemiotics(A&HCI,SSCI,SCI-E)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emiotics(A&HCI)Cultura(A&HCI)等国际刊物副主编、编委。主要从事符号学、语言与心智哲学、认知与传播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,现阶段专注于语言与社会仪式、古典中哲的认知维度、神话思维与叙事等问题。目前已在A&HCI,SSCI等收录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,出版中英文书籍十余部。
文字:李忠鹤
编辑:范业红
审核:姜 晖